司馬懿简介
司馬懿(179-251年9月7日),来自河内郡温县孝敬里(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)。三國时期,曹魏政治家、军事战略家、权臣,是西晋奠基人之一。
司馬懿从小就很聪明,博学、博学、儒学。因曹操出身“赘阉遗丑”在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担任宰相后,司馬懿一度拒绝曹操的官职。因为司馬懿曾经支持曹操称帝,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。曹操封魏 ,以司馬懿为太子,以佐助曹丕为太子,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取胜。临终时,曹丕命令司馬懿和曹真为辅政大臣,协助魏明皇帝曹睿。在明帝时期,司馬懿多次迁往大将军、大将军、太尉等重职。明帝崩,托孤少帝曹芳在司馬懿和曹爽。曹芳继位后,司馬懿被曹爽排斥,晋升为无实权的太傅。正始十年(249年),司馬懿利用曹爽陪同曹芳离开洛阳至高平陵祭陵,起兵政变,控制京都洛阳。此后,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,历史上被称为高平陵事变。司馬懿善于谋略奇策,多次征伐有功,曾率军俘虏孟达,两次率军成功抵抗諸葛亮北伐,远征平定辽东。对屯田、水利等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。
嘉平三年(251年),司馬懿病逝,享年73岁3岁。他辞郡公和特殊礼物,葬在首阳山,死后写宣文。 个儿子司马昭授予晋 ,追求司馬懿为宣王;他的孙司马炎成为皇帝后,他追求司馬懿为宣皇帝,寺庙名称为高祖。
司馬懿的儿子
司馬懿只有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儿子。这显然是一个天大的误会。司馬懿一生迎娶一妻三妾,为他生育了9个儿子。他们分别是:司马师、司马昭、司马亮、司马伷、司马京、司马干、司马骏、司马肜、司马伦。
其中,司馬師、司馬昭和司馬幹由原配夫人張春華所生,是爲嫡子。司馬亮、司馬伷、司馬京、司馬駿由伏夫人所生,司馬肜由張夫人所生,司馬倫由柏夫人所生,是爲庶子。
“龙生九子不成龙,各有所好。”司馬懿这9个儿子,良莠不齐。他们有的精明能干,如司马师、司马昭,成为父亲司馬懿的左膀右臂;有的平庸无能,如司马亮等,靠着司馬懿的一份祖业过日子, 还成为“八王之乱”的罪魁祸首。 历史学家蔡东藩评论司马亮:“危厦何堪一木支,材庸器小更难持。”
司馬懿的儿子中,出了三个皇帝:晋景帝司马师、晋文帝司马昭和建始帝司马伦。
司马师是司馬懿的嫡长子,生于208年,字子元。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挤后,失去所有权力,不得不靠装病苟延残喘。司马师秘密养了3000死士,“散在人间,至是一朝而集,众莫知所出也。”249年,正是依靠司马师养的3000死士,司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,成功反杀曹爽,夺得大权。
司马昭是司馬懿的次子,生于211年,字子上。高平陵之变时,司马昭奉命率众保卫二宫,承担着保障后方安全的重任。后来,由于哥哥司马师早死,司马昭成为了司馬懿的继承人,专揽国政。魏帝曹髦不甘心大权旁落,说出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的名言,然后率领左右进攻司马昭所在的府邸,事败被杀。司马昭趁机改立曹奂为帝。司马昭还干了一件很漂亮的事情,就是派兵20万,将立国43年之久的蜀汉彻底灭亡了。
其实,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没有实质性做皇帝。司马昭嫡长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,建立晋朝。他将司馬懿、司马师、司马昭都追封为皇帝。司馬懿为晋宣帝,司马师为晋景帝,司马昭为司马昭。
倒是司馬懿的幼子司马伦,名副其实地做过皇帝。
司马伦,字子彝。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,他被封为琅琊郡王。司马伦骄纵僭位,权倾朝野。他越看晋惠帝司马衷越不顺眼,最后干脆将这个痴呆皇帝废除了,自己当了皇帝,改元建始,引发了 阶段的“八王之乱”。
不過,司馬倫只當了三個多月的皇帝,合法性不被史書承認,他算是中國曆史上一個編制外皇帝吧。
司馬懿其余儿子里面,值得一提的还有司马亮。
司马亮,字子翼,被封汝南王。当司马师、司马昭等兄长们先后去世后,司马亮成为司马家族的“老大哥”,众望所归地成为晋朝 执政官,担任太尉、录尚书事等朝廷要职,还兼任太子太傅。晋武帝司马炎死后,司马亮与元老大臣卫瓘共同执掌朝政大权。这时候的司马亮,与皇帝只有一步之遥。
司馬亮的專權,引起了晉惠帝皇後賈南風的不滿。賈南風以晉惠帝司馬衷名義,下密诏使楚王司馬玮將司馬亮與衛瓘殺掉。
当然,司马玮也没好下场,他很快就被贾南风以“伪造手诏”的罪名杀死。这是 阶段的“八王之乱”。
司馬懿和諸葛亮谁厉害
其实说起来司马家族能成为最终赢家和司馬懿有点关系,但是关系都不大。司馬懿在世的时候,主要精力还是发展魏国,为曹氏家族效力,不过正如所有朝代的皇帝一样,一代不如一代,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,越到后面越难做。
至于说諸葛亮和司馬懿两人谁厉害,虽然主观上,笔者感觉还是諸葛亮稍微强一点,把一个白手起家零基业的运营成为一个国家,期间一边致力发展内务,一边对外开展北伐,都展现出其十分出众的能力,但是三國最后的赢家是司马家族,毕竟大多是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去书写。